包公陣

包公陣包含在神將團裡其中的一個部分,包公稱為包拯、包青天、包府千歲、馬國公、馬府千歲,為我國宋朝名官,以鐵面無私、日審陽、夜審陰的故事最為令人津津樂道。圖片中的包公陣主角為以包公為主題的神將一尊,兩旁派以排班嘩路、哨角馬頭鑼。參拜時由兩邊排班進場迴旋,包公則手持玉笏由遠而近,以三進三拜為主要的表演方式。
 

 

香擔,在一場廟會活動當中,常扮演著最為重要的關鍵,小小的空間裡,放著是代表飲水思源的香火,又或許代表兩廟源源不絕,深厚的情誼。香擔,祂除了代表香火之外,另一層涵義是,代表著祖廟或上天所賜予的千軍萬馬,在廟會繞境的同時,常跟隨在主轎的前面,一同參與巡狩地方的神聖任務。

  

不論是乩童或者是靈媒在傳統的宗教信仰當眾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人神之間溝通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工具,而乩童成為神明代言人最主要的定義,乃是一般無形無象的靈,透過第三者,也就是乩童,藉由乩童的傳達,作為主要的發聲工具,常在傳統的廟會活動當中扮演著主導以及主動的角色,也是影響活動進行最主要的因素;另一方面,由於宗教活動的盛行,一般盛行民間的小神壇、小廟宇,常被不良份子用來做為聚眾以及吸收門徒的工具,用身軀假借神意賺取血肉錢,而乩童一職也常被拿來做為逞兇鬥狠的工具,影響社會的治安與風氣。但如果我們透過善知識的傳達,將做為神明代言人良善的一面傳達出去,那乩童即不失為代替神明在人間濟世行善的最佳代言工具。

小法團

法仔鼓,是一項民間藝陣,神轎之後稱為後誦,其組成為黑令旗(揮舞黑令旗),金鞭聖者(執法索),打八卦鼓(四至十二位)敲鑼或者巴鈴(一至二位),表演時,口中唱念小法請神咒,拜開該請廟主神,有時也為民眾解危消災,也受民間歡迎。小法陣分為烏頭小法與紅頭小法,吟唱曲調不同,但咒、法大同小異,僅因師門之異而已。

 

鑾駕隊伍是由古代帝王將相出巡的前導隊伍演變而來的,其內容包括了涼傘、儀杖、執事牌,以及各種象徵吉祥避邪的寶器。鑾駕的組成,大多為帝級與后級神祇所採用,大致上分為半套與全套鑾駕、半套為三十六人所組成,全套則為七十二人所組成。

馬頭鑼

排班嘩路的人員常頭戴蝦籠帽,身穿黑色袍服、手持戒棍,身背火簽。頭排二人以馬頭鑼開道,後二排人則執哨角,後有戒棍、大刀、藤鞭、鐵鏈...等刑具。常作為王爺駕前的前導,在神轎入廟參拜之前,需先行在廟埕由班頭指揮排班、喊班,之後請神轎進入參禮,亦如古代衙門皂役,通常為王爺或者城隍爺駕前所用。所謂馬頭鑼即是古代的狀元、知府在出門時都會乘坐轎子或騎乘馬匹,而衙門內的衙差常會在知府的座馬前以鑼聲為知府開道,所以稱作馬頭鑼。

  

哨角是以黃銅鑄造,長 四台尺 八寸,為便於攜帶,以兩節伸縮,縮起來為 兩台尺 四寸。在帝制時期有帝王公卿之分,在地方以官階高低有別,迎神賽會也以神明位階而有所不同,媽祖因受封為天后,因此採用帝后的規制:先敲九下,再連四下,敲完鑼後吹哨角,如此反覆運用;一般王爺則敲七下連四下,再吹哨角五聲。哨角是於馬頭鑼打完後接著吹,因此指揮的是馬頭鑼。

 長腳牌

長腳牌在香陣中,不論是排班喝路,或者是鑾駕隊伍都可以使用,按神明階級的不同,或者神職上的區隔,長腳牌除了書寫神明的稱謂之外,還會在最上頭加上敕封、玉敕、褒封、褒忠...等字樣,更或者用於暗訪、夜巡、繞境、巡狩,會有肅靜、迴避...等字樣。

 

『涼傘』為 古代 君主出遊或參與國家重要祭典,由儀衛所持,用以莊嚴、護持、遮蔭之傘。按君主、階級、王、公、將、相,與轎色一般,亦有『黃綢涼傘』、『紅綢涼傘』、『綠綢涼傘』之分。而娘傘之稱,應為口誤,常讓人誤認,只有女性神祇所能持用。

 掃香路

在廟會繞境的隊伍當中,常會由一群熱心的女性信徒,手裡拿著康榔掃帚,以徒步的方式,全程參與繞境來為神明掃香路。在信眾的認知當中,神靈是最聖潔不可侵犯的,他們用手裡已康榔葉特製的掃帚,跟隨在神轎的前面,以手中的掃帚,來為神明開道,以及清除四周的不潔。並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用來表示他們的崇敬虔誠之意。

  

枷就是古代犯人移監時帶的木製枷鎖。不管道教或佛教都認為人都帶著「原罪」,背著紙做的枷鎖參與繞境或者相關廟會活動,代表自己背負的罪過請求神明赦免。

 馬草夫

我們常會在傳統寺廟的門口,發現一桶水與一盆馬草,這是因為廟宇通常都會備有五營兵馬。五營神兵會協助各地方神,來鎮守村落,為地方帶來居家平安。為了感謝這批守衛隊的神兵神將,各廟宇、民宅除了平日備有「馬草水」以饗各路神兵神馬,並早晚焚香祭拜外,更於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主神誕辰之日的傍晚,在廟埕或自家門口舉行「賞兵」之禮,所以跟隨主神出征的五營兵馬,我們也會看到一群善男信女,以肩挑的方式,備齊糧草,以供五營將士在外不時之需。

 滿路香

滿路香俗稱『花擔』可能係由香擔演變而來?早期,出轎的轎前,有八名大漢(或女生),肩挑香擔,轎前分兩邊,一邊四名來排班.擔內盆中置一淨香爐,周邊以鮮花圍繞,陣陣香味加花香,作為轎前引導,顯現神轎神尊地位,增加看頭.男轎由男生挑,女轎由女生挑,花愛插前無插後,故挑在轎前引導。

 

 香腳與隨香

這是宗教信仰中較為特殊的一種行為,大多以還願或贖罪為主,以實際的行動,來代表對於該廟或者該神的虔誠,也會隨著神轎一一上香禮拜,直至活動結束。而在隨香文化中最常見的就是香旗,尤其是在北港進香的熱潮當中,那平時供奉在家的廳堂,近半世紀歷史的香旗,都會一一的出現在活動當中。所以,香旗在一場廟會文化當中,他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熱誠,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文 轎

在繞境遊行的隊伍中,最引人注意的 除了數以百計的民俗藝陣外,最值得一 看應該是神轎,它可說是民間宗教藝術的結晶 ,也是活動的重頭戲。神轎在外猶如神明的交通工具,由神轎的裝飾、花飾,就可以看出一尊神明的階級、神職,可以說是身份的代表。一般目前神轎大致上分為文轎與武轎,武將、王爺乘坐武轎,文官、天后、女神則乘文轎或者是鳳輦。但按古例,不論官轎、神轎只有覆頂式一種,只有以顏色區分階級,無文武之分,而直至現代才有文轎、武轎,或改良式篷轎...之分,若至鄉下地區,大部分仍遵循傳統,採用覆頂式神轎。在至目前,神轎再外觀雖有文武之分,但乘坐在轎上的,早已無文武、男女之分。王爺亦可乘坐文轎,媽祖也可以乘坐武轎,僅以花色裝飾,整體營造出來的感覺,去判別神祇的屬性。

 武 轎

武轎為武將出巡遶境時的交通工具,舉凡王爺、太子、將軍等,均是乘座此轎,又部分廟宇常會在武轎的前後裝上各式各樣的霓虹燈以及紙糊的龍頭鳳尾來裝點出巡遶境用的武轎,為傳統神明的交通工具增添了許許多多不失傳統的創意,但為一較為困擾的是,傳統武轎如果遇上風雨,則會是一個出乎意料的麻煩。

篷仔轎

篷仔轎又稱篷篷轎,由武轎演變而來,用以改善傳統武轎遇上風雨時的困擾,又因轎頂以簡單的篷架覆頂,所以稱之為篷仔轎。而近來又有部分廟宇為了裝點篷仔轎,便請許多知名紙藝的傳統匠師,在篷仔轎上面糊了八仙與南極仙翁來裝點神轎,為傳統藝術新一代的結合。

 輦宮車

輦宮車也是神明出巡遶境時的另外一種交通工具,多由大型的卡車改裝,車上雕樑畫棟,一應俱全,有如傳統廟宇的縮小板,但也所費不貲。

 

 

鳳 輦

鳳輦在外表的裝飾上顯得較為的華麗,不外乎以鎏金或黃色作為主要的色系,而在裝飾的主題上也大多以龍頭鳳尾為主,這可能源自於一般民俗信仰觀念當中對於女神的印象都是乘龍御鳳、騰雲駕霧、仙樂飄飄的印象有所關聯,常使用的神祇如:玉皇三公主、天上聖母、王母娘娘、註生娘娘等。

 砲 轎

炸虎爺轎的習俗最早源自於北港朝天宮,根據北港朝天宮所記,除了一般信眾所熟悉的祖媽金順盛、二媽金順安、三媽金盛豐、四媽金安瀾、五媽金豐隆、六媽金順崇數個媽祖會之外,於1694年由溪仔底「虎爺街」信眾組織虎爺會。北港朝天宮虎爺會的神轎近似於日本神轎,神轎的行進則是由擊鼓和拿扇子的人員來做指揮,而炸虎爺轎則是每年北港迎媽祖時不可錯過的精采好戲。在嘉義與雲林北港一帶,每逢年節神明遶境之時,許許多多的商家會主動的準備大量的鞭炮,不論是那一種類的神轎,只要信徒看上了,就會把鞭炮推至轎底實施炸轎,而人們也相信,鞭炮放的愈多、炸的愈旺,來年的運勢、財運也會愈來愈旺。

四輦轎

四輦轎又稱為四駕、四輦,為民傳統迎神賽會當中所使用的小型神轎之一,此種四輦轎除了在結構與造型上較為簡單之外,攏統的來說比較像是一座小型的椅座,在廟會遶境的時候屬於較為機動的一環,且使用的方式也別於文轎與武轎需要多人才能扛起,因取其之輕巧,所以僅僅只在座椅兩旁以刺竹為梗,主要由信徒四人擔負。此種四輦轎在迎神賽會當中多被用來作為神明的指示的代言工具或者是儀式進行的輔助工具,如:踩火堆、煮油、祭煞、安營、公事、卜噬多此用此轎。

 釘 轎

所謂「沒有三兩三,不趕上粱山」;釘轎在傳的廟會活動當中就顯得較為的少見,但只要一出動常常成為現場的焦點,僅僅會在大型的廟會當中出現。而使用釘轎的目的主要是在「試乩」,是除了釘棍、鯊魚劍、七星劍、刺球、角棍之外另一項重要的儀式法器,分為一百零八釘與七十二釘兩種,大多在廟宇新乩啟用或坐禁、閉關的時候使用,以為神明所使用的乩身「驗明正身」。

 

手輦是眾多神明的交通工具當中最簡單也是最小的單位,其使用的方式多為兩人手持,使用的目的多在協助神祇儀式的進行或者是作為神祇的代言工具。而溝通不外乎以「佛字」、「發輦」的方式,藉由桌頭、小法的居中翻譯,做為人神之間溝通的橋樑,尤其是在大家樂盛行的年代,手輦常被與「槓明牌」劃上等號。

 特殊種類

神轎瘥傳統香陣文化當中又稱為八抬(八台),意指由八人為基數擔任轎伕,也就是所謂的八抬大轎的意思,不過隨廟會文化的不同,在扛轎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以台灣南部來說,直至目前為止,仍有許多的廟宇在舉行廟會活動的時候,如果必須使用到神轎,仍然堅持以肩扛的方式來參與遶境活動,展現他們的活力。相對的以台灣中北部來說,大多數的神轎早已捨棄人工扛抬的方式,改以在神轎底下裝上輪子,用推行的方參與遶境。而且在中北部在舉明廟會活動的時候,常習慣將廟中所有的神像通通請至神轎上面參與盛會,少至七八尊多至數十尊數量驚人,所以為了彌補神轎內的空間不足,常會在神轎內加裝隔板或者是在神轎的前後以各種的方式增加放置神像的空間,甚至是以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將神像至於各種器具上面參加活動,與南部強調主從觀念的方式較為不同。

蜈蚣鼓

記得孩提時代每逢過年春節期間,經常聽到此種南獅鼓聲,每當聽到此種南獅鼓時,便感到血脈沸騰興奮昇常,往往不自覺循著鼓聲尋覓鼓聲來源,戰鼓由5粒至15粒不等,融合了佛山獅鼓、鶴山獅鼓和一些另類的鼓點在群齊響仍能清晰聽到擊出的節拍,再配上快慢、高低、配合鑼鈸交錯齊鳴,同時擊鼓者,以誇大的肢體伸展動作,展現出無比的活力振憾全場血脈奔騰的氣氛,活力粗獷,氣勢豪邁振奮人心帶給觀眾又是一種視覺新享受。部分人士將連結鼓統稱為蜈蚣鼓,源起於部分連結鼓藝陣,因將鼓連結而起,型似蜈蚣,所幸將拖行鼓身的車頭與鼓身,在前後加上了蜈蚣腳、蜈蚣頭,所以稱為蜈蚣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仙仔 的頭像
    張仙仔

    張仙仔

    張仙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